校友故事| Mao Nakano
Mao Nakano是我校2018届毕业生,目前,她就读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主修发展研究和经济学。今年是她临近毕业的最后一年。日前,Mao从紧张的学业中抽出时间,参加了浦东德威学校的“校友访谈”活动,与我校学生与家长共同分享她的个人经历。
Mao在浦东德威学校拥有6年求学经历,其间学习了高阶地理、经济学、数学课程。她的拓展论文研究的是进城务工妇女所面临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和所有德威学生一样,Mao从全人教育中获益匪浅。
我非常热衷于参加各种活动。
“我非常热衷于参加各种活动,” 她告诉我们,“每一项活动我都发自内心地喜欢。” 她当时参加了三个合唱团,包括由我校学生建立的合唱团“Singchronised”。她是一名学生会长,课余时间会打打篮网球,并且出演过多部校园音乐剧。
此外,她还先后三次前往乌干达参与“和平中心”公益项目。“和平中心”是浦东德威的长期合作伙伴。这一经历对她的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
她回忆道,“我还记得当时,年级组长找我谈过无数次,非常担心太多课外活动会把我累垮,但我真的无法舍弃。对我来说,课外活动是一种缓解压力的方式,没有这些活动,我就不可能通过IB考试。”
第三文化少年
Mao来自哪里呢?这可不好回答。Mao出生在台北,但在搬到伦敦之前,她在6个不同的城市生活过。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有10年非常重要的时光在中国度过。她的父母都是日本人,她的国籍也是日本。那么问题来了,她到底是哪里人呢?
对此,她自己解释道,“在我上大学时,总不免被问到‘你来自哪里’的问题。但是,我至今都没有找到真正能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很不习惯别人为我贴上我本人并不赞同的标签。”
浦东德威学校有许多像Mao这样的第三文化小孩,她说她并未完全意识到自己有多么独特的优势。她说:“作为一名第三文化青少年、作为全球公民,我们的责任是理解和承认自身优势,同时认识到自己是多么幸运,在如此年轻的时候就能接触到那么多不同的文化。”她又补充道,“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我们有潜力来软化文化之间存在的隔阂。”
作为一名第三文化青少年、作为全球公民,我们的责任是理解和承认自身优势,同时认识到自己是多么幸运,在如此年轻的时候就能接触到那么多不同的文化。
领导力
升入大学后,Mao继续参加各类课外活动。其中,代表校篮网球队打比赛是一大亮点。同时,她还展现出了优秀的领导能力。比如,大一时她尚未加入伦敦大学的室内合唱团,这让她感到十分沮丧,因为她觉得自己一整年都没法唱歌了。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与另外一名浦东德威的校友聊及此事,之后她有了一个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设立一支无伴奏合唱团的想法。“一开始,我认为作为一名刚刚入学不久的大一新生,这项任务难度太大了。但实际上,仅仅在提出这项方案的一个月后,我的想法就成功实现了。” 她回忆道,“最初确实有些让人胆怯,但结果证明,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凭借着同样的领导才华,她在大学里成立了“和平中心社团”,旨在更好地举办一系列围绕公益服务和慈善主题而开展的讲座与讨论。她说,之所以这么做,是出于对自己曾经在乌干达志愿工作经历的反思。“我曾在公益服务中遇到过两难的窘境,这也促使我成立了这个项目。对我来说,了解他人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与经历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她说。
公益职业生涯
发展研究专业的学习包含对于贫困、性别不平等、环境问题、全球边缘化的原因和影响的探讨。“对于自己所学课程,我尤其喜欢的一点是,这些问题都是开放式的,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 Mao说。
Mao全然没有将公益这项职业简单地视为“做好事”。作为一名善于独立思考的学生,她对于发展有着独特的见解。针对当前的“发展”模式,她会提出一些具有真知灼见的质问,甚至对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进行发问。
不过,种种挑战并没有阻止她把公益服务作为一生的事业,相反她迎难而上,用心了解人们的真实需求、所处环境,以及她自身的定位。她把公益事业视为树立个人意识、社会意识的一种独特方式。
那么,她的目标是什么呢?“我在发展领域的个人目标是,充分利用自己的力量和优势,去解决隐藏在发展背后的系统性问题,无论是贫困问题还是性别不平等的问题。” Mao回答道,“拥有了发言权后,我们就可以直面压迫和不平等的制度,在这个过程中相互合作、聆听与学习。”
最后,她希望可以投身发展行业,可能会在一家非政府机构或慈善组织中供职,如果能够发挥自己的音乐爱好则更佳,例如:在冲突环境中将音乐作为调节剂等。
我们自豪地看到,德威毕业生已经有能力对当前我们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展开研究。这些问题没有单一的解决方案,也因此显得分外紧迫与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