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语言与文化在这里交融——记德威浦东中文学习项目

author image
德威浦东

在当今世界的全球化进程中,语言已不仅仅是一种沟通工具,更是文化互通与身份认同的窗口。这一点在德威浦东学校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这里,中文教学项目被视作学校国际教育的基石。

全方位的语言学习体验

 

德威浦东开设了丰富多样的中文学习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无论是年龄最小的幼儿园小朋友,还是正在准备IB考试的高年级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项目。

我们设计了三大清晰而明确的语言学习路径,分别是:中文母语课程(CNL)、中文第二语言课程(MSL)及中文外语课程(MFL),涵盖了从母语人士、基础扎实的学习者到完全零基础的初学者等不同能力水平。每个路径的课程设计都考虑到了学习者的具体情况。

1

开启中文学习之路

 

中文教育从孩子很小的时候便开始了。幼儿园阶段,学生通过双语模式开展学习。其中,英汉双语是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自然组成部分。

这种模式不会将语言学习作为一个独立的科目,而是将语言有机地融入到游戏和教学中。如此沉浸式的学习环境可以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培养他们对两种语言的语感,为其双语能力发展和今后一、二年级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学龄前阶段,学生主要通过寓教于乐的活动来学习汉语,探索汉字、节日、歌曲、韵律等不同主题。升入大班后,无论学生的母语是否为中文,他们都会在第二学期正式开始上中文课,学习汉字和词汇。

3

一、二年级阶段,母语学习者将重点学习认字、词汇、语法、理解和文化知识,并在二年级开始学习拼音。非母语学习者则会通过对话、语法、歌曲和游戏等趣味活动来提高口语、阅读和写作技能。

  | 中文母语方向(CNL)

CNL方向的课程帮助母语为中文的学生重点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完善他们的读写技巧、文学分析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该课程与中国本土一些顶尖名校的学习深度和严谨性相一致,要求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较强的沟通能力。另外,中学部IB 课程所要求的中文语言水平与高考标准相当。去年,我校学生IB成绩远超全球平均分。

  • 小学部

小学部CNL课程以中国本土的国家课程为基础,根据我校国际化办学环境进行了改编,确保学生可以持续迎接挑战,并积极参与课程学习。另外,学校选择了一系列核心课文来确定关键语言点,确保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为语言习得奠定坚实的基础。

4

除了语言学习之外,学生还会参与一些全书阅读项目,以此来提升阅读和理解能力,并通过合作式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口才。

  • 中学部

中学部学生可以通过“文学圈”等活动,共同探索和研究中文类经典,广泛接触中国文学作品、历史观点和哲学思想。老师还会鼓励他们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阅读中国文学和媒体文章,以加深理解。

每年,学生都会参加“图书大战”(The Battle of the Books)活动。这是一项中文阅读竞赛,旨在拓展学生对不同文学体裁的接触,提高其批判性分析能力。

5

 | 中文第二语言方向(MSL)

从明年起,小学部MSL课程将以新加坡的“欢乐伙伴”(Happy Partners)课程为基础,融入沉浸式文化模块和数字化学习工具。我们将继续帮助学生提升其年龄段应有的中文水平。全新的互动环节将深化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6

中学阶段的MSL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技巧,同时加深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知。通过参与包括家庭、科技、地理等一系列趣味话题的探讨,学生可以为今后学习IGCSE、IB项目中颇具难度和挑战的“中文B”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角色扮演、小组项目、媒体探索和批判性思维任务等互动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同时提高他们的文化鉴赏力和沟通自信。

 | 中文外语方向(MFL)

与此同时,专为非母语学习者而设计的MFL课程侧重于培养实用的中文沟通能力。在“我会”中文平台等工具的支持下,学生可以通过一套精心设计的课程来不断取得进步,并重点提升语言的实际运用水平和文化理解力。

7
Mandy Yu
我校中文课程为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文化和思想的窗口,同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表达能力以及融入多元文化世界的自信。通过沉浸式的语言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汉语,为将来在学术和职业生涯方面取得成功做好准备。同时,通过文学、媒体研究和实际情景中的沟通交流,他们不仅提升了语言流利度,还培养了分析、辩论和有效表达个人思想的能力——这些技能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 Mandy Yu, 小学中文部主任

语言能力之外……

 

德威浦东学校的独特之处在于,我们坚信,中文学习不仅仅只有词汇和语法,更在于培养学生思考、提问和反思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参与各种讨论,探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文化差异和个人身份认同,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多元文化世界。例如,小学阶段,学校鼓励学生以全球公民的视角对文本加以分析,从而拓展他们对不同主题的理解。

另外,丰富多彩的课堂及联课活动(CCA)也会通过引人入胜的实践体验,拉进学生与中国文化间的联系,例如:小学部的放风筝和造纸术工坊、中国戏剧CCA等。其中,戏剧CCA的同学们还在12月为我们呈现了一场经典剧目《莫等闲》的精彩演出。

9

由学生领衔的中学部中国传统手工艺CCA为学员们提供了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绝好机会。与此同时,一些主要的中式节日也是学校活动日程上的一大亮点,其间,师生们会自发组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10

另外,我们还会鼓励中学部CNL和MSL两个课程方向的学生积极参加由市教委组织的国际学校中文竞赛。今年,德威浦东代表队在 “二十四节气 ”和 “行走浦东 ”两个组别的比赛中脱颖而出,分别获得了一等奖和二等奖,彰显了他们在语言应用和文化理解力方面的深厚功底。

Shining Yang
学生不只是掌握一门语言,他们还会成为这门语言故事的守护者、语言实用性的倡导者,以及全球化社会中该语种未来的设计师。
- Shining Yang, 中学中文部主任

通向未来的中文学习之路

德威浦东的中文课程宗旨不仅仅是为了达成学术目标,更是为了培养学生成为全球公民。

12

德威浦东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以科技为支撑,借鉴全球最佳实践,确保学生学习的不仅仅是一门语言,更是如何与人沟通、相互共鸣和发挥领导力的艺术。正因如此,我们的毕业生不仅拥有扎实的汉语水平、优异的学习成绩,还对中国丰富的语言和文化底蕴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