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一个周三,六年级的学生们带着他们自制的风筝和一个伟大的想法——“铭记全球的坚韧精神”—— 来到了金桥阳光大球场。
要了解这一切的背景,你必须回到畅销书《追风筝的人》中。书里曾有过这样的描述,“每个冬天,喀布尔周围都有斗风筝邀请赛。如果你是个生活在喀布尔的男孩,邀请赛绝对是冬天最兴奋的事情。赛前,我总是睡不着,在床上翻来覆去,甚至起来坐在阳台上,身上包个床单。就像一个战土在战前睡在战壕里。在喀布尔,斗风筝就如同走向战场。 ”(Hosseini, The Kite Runner, P.43)
通过最近在人文学科中对移民和难民危机的研究,六年级学生了解到处于这些情况下的人们所面临的一切:
放风筝是阿富汗的习俗,每年初春,会有盛大的风筝节,许多的孩子会使出自己积蓄了一年的力量,努力让自己的风筝成为佼佼者。放风筝在阿富汗可以说是全民性沉迷。首都喀布尔街头,到处都可以看到风筝文化;喀布尔天空,每天都能看到多姿多彩的风筝在风中翱翔。然而在1996-2001年塔利班统治时期,这项阿富汗民众的广泛爱好被剥夺,放风筝成为了一项被禁止的活动。
通过为期两周的学习,六年级的学生了解放风筝这样在他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活动,对于阿富汗地区的人来说有着何等深刻的意义,为了分享、提高大家对于这段故事的认知,这些学生自己设计,并使用可持续材料制作了风筝, 并于10月12号上午放飞它们。
同学们先在纸上做出了想要的图形设计,有的同学画上了和平的符号,有的画上了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以寄托自己对于难民的祝福。同样他们还加上了文字,常见的有希望,和平之类的祝福,还有在风筝上写着数百网的难民在经历着苦难,来提醒大众不要忽视这个群体的境遇,随后同学们使用可回收的筷子和宣纸组装制作风筝,并将自己的的设计装饰在风筝上。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之间共同协作,一人在后手持风筝,一人在前手中牵扯风筝的线,顺着风吹的方向,两人需保持同样的奔跑的节奏,风筝才有可能成功放飞。风筝承载着对阿富汗地区与难民的祈祷的祝福,飞扬在空中,提醒着人们曾发生的一切。学生之间还组织了一场小小的放风筝竞赛,角逐出风筝中的优胜者。
从了解阿富汗的风筝文化、设计、制作直到最后的放风筝,这个学习过程是我校培养学生“全球公民”意识与身份的重要部分,通过这样的服务型学习,我们培养学生对于积极改变世界的热忱,并营造一种关心他人、理解他人的文化。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因为了解难民的处境而感到无助和痛苦,能够了解到苦难背后的种种故事,明白不同文化的冲突与现状。学生的文化理解力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了锻炼,并和广泛的世界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以及培养了对他人的同理心,这是我们更多参与全球公民活动的一部分。
心怀世界,智胜全球,在德威浦东这从来不仅只是一个口号,我们的学生具备积极改变现状所需的技能与动力。我们鼓励学生以同理心和理解力去思考、感受、发声和行动,同时树立相关意识与承诺,确保对全人类和地球产生积极的影响。